十年寒窗,以优异成绩走出复旦学府的费渊,是当年的“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”。那时的他面临三重选择:进入银行成为外滩“白领”;进入企业成为高薪高管;进入公安成为一名基层民警。最后,费渊选择了公安。20载从警路,见证了他在奉贤公安科技建设从无到有的所有努力和付出。
从无到有
他布建平安城市的“天眼”网络
2010年,是奉贤创建全国平安城市的关键之年。如何将网络高清监控技术应用于公安实战,布建起一张社会防控“天眼”网络,是费渊当时的梦想。
当时江海派出所反映称,江海花园门口新装的监控探头连人影都看不清。费渊立即到现场进行反复调试,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。原来虽然探头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安装,但由于地理环境、光线条件的种种不同,在监控探头的清晰度上仍存在差异。为解决问题,费渊夜间前往该小区反复观测,不断调试摄像头参数,最终让图像质量达到最优水平。2010年11月,江海派出所通过该探头破获一起盗窃案件,被评为“十佳监控优秀案例”。
2018年2月,公安奉贤分局再次被授予“上海市优秀公安局”殊荣,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总体评价名列全市第二。其中,全区“盗抢骗”类案件接报同比下降32.5%,破案同比上升27.6%,刑事案件破案率继续位列全区前茅。“现在通过视频监控破案,占到民生类案件破案的七成,感谢科技科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。”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说道。来自基层的声音很实在、很中肯。在平安城市建设路上,费渊为基层打击破案添上了一双“慧眼”。
自我充电
他扛起“智慧公安”的大旗
2000年8月,因专业过硬,费渊被调至分局科技科。而当时科技科的全部身家只有两台电脑,一根电话线。
2001年,公安信息化“九五”发展规划和“金盾工程”完成接棒,“科技强警”信息化工程拉开序幕。费渊深怕跟不上工作内容要求,他从零开始,如饥似渴自我“充电”。 “2004年上海市公安局首届科技大练兵比武竞赛第一名、中级工程师证书、H3C认证路由交换网络高级工程师证书、ITIL基础运维服务认证工程师证……”一本本高含金量的奖状和证书,见证了费渊多年来的付出和成长。
费渊从奉贤公安第一个门户网站、第一根光缆开始,一路走到了“智慧公安”的最前沿。移动互联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,费渊仍奋力前行在奉贤公安从有线到无线,从模拟到数字的革新换代历程中,为基础管控和警务实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。他,是奉贤公安科技建设当之无愧的扛旗人。
“雪亮工程
他让平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
2018年3月,费渊因长期积劳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复发,时不时传来的巨大疼痛几乎让费渊无法直起腰来。然而,费渊深感重任在肩。他说:“区里的‘雪亮工程’,将平安送到了每个社区。我们的智慧公安,更要将平安送到每个社区群众的家门口。”费渊没有选择休息,在2018年1月至5月的150余天里,他完成了分局“智慧公安”建设16大项目的逐一立项审批,而仅仅是他编制的“雪亮工程”项目书,在立项审批过程中,就多达900余页,光审核一遍就需要8个小时。
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,费渊如同一名“织梦者”,刻苦求索,竭力躬行,努力践行着文明城市、智慧城市的平安梦、和谐梦。